《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是一种为了重新塑造历史,而对现有的正确历史认识和价值标准进行虚化和否定的社会思潮,它反对用唯物史观指导历史研究,高举“人性大旗”对历史事实进行翻案,向人们暗示或灌输“真实历史被掩盖,现有历史不正确”的观点,诱引人们对正确历史进行“重新评价”,这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思想混乱。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求新意识强烈、易接受新鲜事物,他们容易像镜子一样折射各种社会思潮在高校和社会中发展变化的特征,这让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渗透和侵袭找到了可乘之机。
一、大学生受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侵袭的心理过程
心理学研究认为,人要经历复杂的心理过程才能认知和把握外界事物。为了研究大学生受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侵袭的心理过程,本文在充分把握人对外界事物认识心理过程规律的基础上,创设了大学生受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侵袭的心理过程模型。大学生受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侵袭的心理过程,是一个包括认知形成、情感俘获、意志弱化、价值观重建、态度及行为改变等五个环节的完整的动态循环系统。
(一)认知形成
人的心理活动由认知开始,认知则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等心理活动。在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刺激下,大学生开始有了对这种思潮的感觉和知觉,将这种感知觉贮存在大脑中就会形成记忆,利用已经掌握的知识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进行分析即是思维的过程,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形象进行加工改造并创造新形象的过程即是想象。由于认知具有选择性的特点,大学生往往倾向于挑选那些刺激程度较大的内容来认识,表现出对认知目标一定程度的盲目性。历史虚无主义等负面思潮常常利用这一特性,通过增强所鼓吹内容的新异性来激发大学生的关注度。
图1 大学生受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侵袭的心理过程
(二)情感俘获
在人的心理活动过程中,认知过程和情感过程始终交织在一起,表现为一个有机整体。情感是大学生调动自身认知积极性和主动性的一种力量。青年大学生情感丰富、易冲动,能够满足或符合其需要的客观事物,就会使其产生积极肯定的情绪,反之则产生消解否定的情绪。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经常利用这一性格特点,通过夸大和渲染当前社会中存在的一些不足,诱引大学生在激动的情绪中丧失正确的历史判断。
(三)意志弱化
人不仅可以认识世界,而且可以主动调节自己的心境,有目的、有计划地改造世界。在成长过程中,大学生在意志的帮助下有意识地提出目标、制定计划、选择方法、克服困难,以实现良好社会化的目标。由于意志力尚在发展成熟之中,少数意志力薄弱的大学生容易放弃对自身已趋于成熟、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的坚守,而被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错误观点所吸引。
(四)价值观重建
价值观是深层次的心理倾向,其形成依赖于心理活动的过程,成熟的价值观能使个体表现出相对稳定的心理和精神状态。但是,价值观也并非一成不变,由于客观环境的变化,人的价值观总是处于不断更新和调整中。当前,各种社会思潮为民众价值观的建构提供了丰富的参照材料,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也日趋多元化。处于价值观建构过程中的大学生,一旦不能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理想与现实等之间的矛盾关系,则容易受到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侵袭,陷入价值取向上的困惑与迷茫,甚至形成错误的价值观。
(五)态度及行为改变
一般认为,“态度是由认知、情感、意向三个因素构成的、比较持久的个人的内在结构,它是外界刺激与个体反映之间的中介因素”[1](244)。认知规定了态度的对象,情感是个体对态度对象的一种内心体验,意向则是个体对态度对象的反映倾向。价值观是态度的核心,即个体对事物的态度取决于该事物的价值。但是,价值观不像态度有直接的表达对象,也不具有直接的行为动力意义,它通过影响态度来作用于个体行为。如果说价值观是决定大学生行为的心理基础,态度则是让大学生决定自己将会看什么、听什么、想什么及做什么。人的态度变化一般分为服从、同化、内化三个程度进阶式的阶段。虽然态度具有一定的持久性和稳定性,但其也会在客观环境中的媒体宣传、社会教育等因素的影响下发生改变。如果大学生能够对其进行态度坚决的抵制,就能让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传播内容表现为“无效刺激”,大学生人生价值观尚不成熟,其态度容易遭受服从、同化或内化等不同程度的改变。
上一篇: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侵袭大学生的机制研究
下一篇:没有了